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随着近几年的消费升级,人们已不仅满足于食物所带来的温饱体验和味蕾享受,还重视饮食的营养健康。消费者更加注重饮食对身体健康的调节作用,愿意将更多的钱花费在饮食健康上。厨房功能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传统的做饭在厨房向生活在厨房转向,中国家电消费正不断的从过去的客厅经济向厨房经济转型。
一、厨房三大类痛点始终困扰,亟待解决
1、空间小,储物容纳有限。
当前中国厨房超过70%是封闭式厨房,并且厨房面积多数是6平以内,装修完橱柜及烟灶等产品后,留给厨房可供移动的空间就很少了。同时,随着中国家庭对于更多烹饪工具的需求增多,必将占据更多的厨房使用及储物空间,这将进一步加剧中国家庭对于厨房使用空间的不满。
2、油烟重,收拾麻烦
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烹饪方式主要在于爆炒,这样就造成重油烟的结果,油烟机及灶台会有很多迸溅残留,收拾麻烦。同时目前的吸油烟机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实际效果始终存在油烟逃逸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厨房整体表面会有油污着落,时间长了厨房油腻感凸显,也导致厨房卫生清理困难。
3、烹饪技能不足,美味心有余而力不足
烹饪技能通常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但现在未婚年轻人甚至个别家庭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没有充足的烹饪技能,同时随着外卖的火爆,居家饮食的方式多由自主完成转向下单。但有相关数据表明,多数用户认为在家自己做饭是比外卖健康,但受制各种原因而被迫选择外卖。
二、用户品质需求提升,健康智能是突破口
近年来,厨房经济中表现最抢眼的要属厨房小家电产品。因具有改善生活品质,提高幸福指数等属性,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重视。而在厨房小家电产品中健康和智能是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以厨房小家电市场为例,据北京泛博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破壁料理机整体市场零售额108.1亿元,同比增长8.5%。因主打健康理念,破壁料理机从入市开始就受到消费者重视,并迅速替代传统的搅拌机,连续多年呈现规模增长的趋势。
此外,厨房健康方面,根据以往用户调研数据可以看到,88%的被访消费者希望厨房料理小家电“健康、无油烟”。对于热衷于烹饪的消费者而言,45%认为油烟太重不喜欢。可见,在重油重味的中国烹饪文化中,油烟重始终是消费者的一大痛点,健康类厨房料理烹饪家电是用户的核心诉求。
再者,由于用户烹饪技能的不足,智能炒菜机器人应运而生,用非人工的方法从根绝解决油烟问题。从2000年开始,已商业用途为主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发展并不快,2017年阿里巴巴所有炒菜机类产品销售额只有1.73亿元。但在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价格的下降,以及美的、苏泊尔、九阳等小家电巨头的入局,智能炒菜机器人逐渐火热起来。 三、厨电变革早已开始,但真正的革命性尚待突破
首先,从单品上讲,单品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以上面提及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为例,选购智能炒菜机器人的消费者多以不会做饭的厨房小白为主,且烹饪要求不太高,产品还无法做出“妈妈的味道“。并且市面上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为了避免糊锅,食物粘连搅拌器,对锅温控制有很高的要求。但这样产生不了厨师操作时的“锅气”,没有爆炒的感觉,食物做出来味道会差很多。再有就是智能炒菜机器人还不够“聪明“,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方用户的口味和喜欢的菜式就不一样,更别说人和人之间的个性化的需求差异,仅靠翻炒一个动作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
其次,从产品的整合看,由于厨房空间的有限,厨电烹饪产品已经走在了整合的道路上,比如这几年比较火爆的微蒸烤复合一体机,连续多年市场增速超过100%,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原来的蒸箱、烤箱等单品市场。同时,厨房小家电也有类似功能的整合,如破壁料理机,把豆浆机、榨汁机、搅拌机等多种功能进行了整合,近几年该产品市场也有较好的增长表现。
但是这种产品功能整合可以说才刚开始,实际上用户对于复合型厨房料理家电有较明显的需求。从用户调研看,目前中国厨房料理小家电用户中拥有比例较高的单一功能厨房料理小家电有电磁炉,豆浆机,电炖锅和烤箱等,分别占比为78%、74%、68%、65%。复合功能厨房料理小家电拥有比例达57%,而尚未拥有复合功能厨房料理小家电的用户中,有82%的用户有购买打算具有复合功能的厨房料理小家电。
想象一下,很忍受上班好累,回家还得做饭;要照顾孩子,又要忙活厨房;不会把控火候,味道营养都没了;外出吃饭,花销大安全无保证等诸多困扰。在厨房,也要忍受油烟密布,气味难闻等问题。一款具有集合烹饪料理等多功能的健康智能厨电将是最合适的选择。将我们的生活打包起来,不仅缓解厨房容积的压力,还能解决消费者烹饪时产生的健康隐患。相信这种理念的产品,将在厨房经济转型中,如鱼得水,受到市场青睐。
此稿件来源企业或互联网。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