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知识发生的自然场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观察自在博物书店之时,恰好一位小姑娘推门而入。店员迎上去:“嗨,你有几天没来啦。”两个人熟络地攀谈起来。陪同而来的家长约好一小时后来接就挥手说再见了。
“今天我们画一只蝉吧?”店员说着,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我的昆虫小伙伴》。“哇,好多蝉!”小姑娘翻开书就发出一声惊叹。“对呀,你喜欢哪一个呢?”“我觉得这个好看。”记者在旁边听她们的对话,像幼儿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
事实上,这是书店借助阅读、绘画引导小读者观察自然的活动之一。负责此项活动的店员郭琳曾学习美术专业。讲解了书中不同形状的蝉之后,郭琳柔声说:“你见过它们变成蝉之前的样子吗?”言毕,她转身拉开抽屉,拿出一个纸盒。
满满一盒蝉蛹的壳。小姑娘有点本能地向后撤了一下身子。郭琳微笑着开始讲述“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随着她的讲述,小姑娘开始伸手拿起一只只蝉蛹的壳,“这个大,这个小点,这个好透明……”
看书、讲解、观察之后,小姑娘画了一种蝉,作为一个方盒的装饰画,盒子里装着她选的蝉蛹。
“随着网络、图书等传播载体的普及,有些小读者缺少的已不是知识,而是直接经验。”书店创始人宋宝茹说,博物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直接体验,获得自己的人生之书。不仅了解书中的知识,也了解知识发生的自然场景。从这一角度出发,书店设计了很多观察活动,以建立人与自然的连接。书店空间、图书产品、观察活动都是建立连接的载体。
引导读者亲近自然
开书店之前,宋宝茹读了3年博物学相关图书。此后,她承办了一个博物图书展览。40多天的展览中她看到博物交流的需求,进而思考book的三次方、思考书店的逻辑。
“阅读一本书获得一些认知,是book的一次方,是来自他者的间接经验。参加新书分享会、了解创作过程、与同类书进行比较,是book的二次方,依然是来自他者的间接经验,但已有了一些交流,视野更开阔。”宋宝茹说,自在博物书店可以提供的是book的三次方,把读者引向自然这个更大的“书店”,不仅获得知识和交流,而且获得直接经验。
“小朋友需要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成年人需要保持社会力、想象力与自然力。”宋宝茹认为,人不能长久地离开自然。
那么,如何借助书与店引导读者亲近自然呢?首先,自在博物书店有新、精、特的博物学图书。植物、昆虫、地质、绘本、图鉴、文化、手绘,从博物学“小白”到“发烧友”都可以找到适合的读物,并可以在阅读中进阶。
其次,书可以买也可以借。书店实行会员制。首次借阅之前,店员会提供至少20分钟的咨询服务,以了解读者对博物学的兴趣与期待。“如果没有博物学基础,上来就读植物分类方面的图书,可能会觉得没意思。但如果从游记开始,就会在轻松阅读中慢慢进入。”宋宝茹说,书店服务不仅包括推荐阅读,还包括在一定阶段引导读者参与观察与实践活动,比如在博物学专家讲解下看桃花、参与自然实践等。
自然是最好的学校,公园是有趣的课堂。宋宝茹说:“自在博物书店希望通过阅读引导读者走近博物学,进而走进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