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牛网

扫一扫关注

第二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论坛在沪召开

   2022-03-03 450
导读

11月6日,2021中非文化交流论坛暨第二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论坛召开,论坛由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

11月6日,2021中非文化交流论坛暨第二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论坛召开,论坛由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华大学基地)、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王治东工作室)承办。会议分为专家论坛和青年论坛两个部分共六个半场。

推动绿色发展 用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球健康与正义

杭州农村喷绘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学明提出,目前最有效、最合理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是共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全人类共同价值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涉及人与社会关系;第二,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涉及人自身内在心与物关系。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首先从构建人与自然关系入手。同时,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着力点和抓手。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季正聚研究员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进一步实践应当着力于三个方面。第一,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要以新的思想来认识并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实践发展。第二,要进一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在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共赢多赢。第三,从实践当中我们应该高扬团结协作、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旗帜,反对霸权主义、民粹主义、逆全球化。人类社会走向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迎接时代的潮流,践行团结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杭州农村喷绘

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府学院公共政策系教授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f)认为,新冠疫情发生后,健康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追求与健康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应当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脆弱性是人的基本特征,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成成员,要有帮助其他人过健康生活方式的责任。要改善全球健康问题需要一个新的全球健康的框架、新的全球健康的机构,要实现全球健康正义,必须要构建这样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共同体当中,对造成的健康问题应当共同承担责任,联合起来预防未来可能形成的严重的健康问题。这应当是全球健康正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关注的重点。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曹泳鑫研究员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从生态文明发展来联系深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义,还有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些方面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学者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引出更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培育共同价值 积极应对共同的难题与挑战

在专家论坛上半场的交流中,发言嘉宾分别就“共同价值建构的内在逻辑”“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魂”“世界历史进程的变与不变”等话题开展研讨。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樊建武教授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构想和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利于世界各国建立和加强互通互联的伙伴关系,而且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着力于四个方面赓续发展。第一,要继续培育共同价值,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同。第二,要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劲的经济驱动力。第三,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解决全人类共同的难题和挑战,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第四,要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新路,以促进全球达成共识。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孙力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制度的并存。价值观是制度建构的文化根基。人类文明进步,已经对专制、不平等、奴役、侵略、霸权等达成否定性的共识,这构成现代人类社会共识的基础。在国际社会建构共同价值,不能够误读“共同”的含义,要防止产生误区。要在斗争中建构,同中存异,这就是共同价值建构的辩证逻辑。用实践检验价值观,是推动共同价值建构的基本逻辑。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王公龙教授认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着眼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出的具有重大原创性的价值体系,它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和共同追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价值表达、理论基石。倡导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之举,要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中,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全球治理、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建立和拓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认同,就要讲好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故事、世界故事。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姜延军教授表示,建党百年全球都在关注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的国际关注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是第一个事实。另外一个事实,则是我们的挑战也在增大,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遭遇到来自各种力量的围堵。在这个背景下需要警惕错误的心态,我们必须努力在干扰中强化政治定力和理论定力。如果不能把持着这种定力,我们客观的发展成就越大,主观努力的宣传力度越大,带来的效应可能会南辕北辙。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环保问题之后,我们马上自我反思,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相关立法,从顶层设计、理念的转变等,全民投入到构建美丽中国的系统工程当中,并有了较大收获。这样的做法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本,其在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方面达到双赢,提供了全球绿色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全球必须要协同绿色治理的背景下,我们要打造一种有生态向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建设好共同的绿色家园,个体才能存活下去。要走出民族的狭隘性,打破国与国地域的限制,共同缔造国际绿色治理架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分析》执行主编成素梅研究员在点评时提出,相关专家分别从历史、逻辑、实践、现实等层面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根基、内在逻辑、变与不变的因素、实践意义等,其中一个明显的观点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建立联系来讨论问题。她认为,我们可以超越价值层面来讨论问题。人类文明发展中带来的许多问题是超越宗教信仰、文化与制度差异的关乎人类整体的问题,我们不仅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需要保护共同的家园,而且面对快速的智力革命,还需要重新思考和守护“人,之所以成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和自然边界。

推动文明互鉴 注重文化交流的差异性与包容性

在专家论坛下半场第一阶段的交流中,发言嘉宾分别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华新文明的未来、文明互鉴——把中国的爱与善良传遍世界、充分发挥高校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等话题开展研讨。《文汇报》理论评论部主任杨逸淇表示,中国文明走出去,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一带一路”是一个实践平台,高校则是一个具体的平台。他希望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有更多的中国原创概念,有更多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桂芳教授认为,“一带一路”是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及全球未来的大事,且已成为国家行动、世界共识,“一带一路”的实践是文明的交流、人心的相通、文化的互补,它的宽度、深度和广度超出我们的预设。它将深刻影响中华新文明的未来。中华新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中华现代文明和世界优秀文明的集合体,作为世界文明新的增长点,将成为实践“一带一路”的精神纽带;“一带一路”引起了一场世界性的文化交流革命,它必将突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差异,成为中华新文明走向世界的平台和纽带;随着广义“一带一路”的有效延伸,中华新文明将推动世界文明格局的演进,引导、规范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段鑫星教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乎未来世界的格局,也是一种文化视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精神动力与理论滋养。人类命运与共的背后,必有其文化的相融性与共通性。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教从个体的社会责任视角,关注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强化自我的修养;而道教则更关切人与自然的关系;佛教则关注个体的自洽,即自我的修行。所有这一切均可从中国文化的“时位中应”得到印证。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教授表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领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增多的非传统安全风险。这种风险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渐变性,二是联动性,三是不确定性。国家安全领域的这一情势,使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就维护国家安全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不能仅止步于一种理念,而是需要世界各国付出共同的努力,在现实的经贸、文化、军事交往中找到利益支点,并由此形成对国家利益、国际责任的客观认识和切实行动。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李国娟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有三大支柱: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人文交流。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文化的交流才能够真正实现民心相通。在交流方式中,交流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应该在双边的平台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可在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第一,通过师生互访和留学不断增进文化的相知相融。第二,联合设置相关机构不断增进文化的传播交流。第三,应该开展跨文化的研究,不断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外社会科学前沿》常务副主编杨嵘均认为,“一带一路”从历史来看是延续中国的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文化、文明传递出去。当下“一带一路”所秉持的理念就是文明的交流互鉴。在过程中,要把中国人热爱和平、善良、勇敢的这些故事讲出去,把中国的爱和善良传遍世界。

参与话语建构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中国智慧

在专家论坛下半场第二阶段的交流中,发言嘉宾分别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构建逻辑、生命共同体构建中的中国方案、国际史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等话题开展研讨。《文汇报》文汇讲堂工作室主任李念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阐释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认为,意识形态创新的主要内容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因而围绕时代主题以及党和国家的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落墨是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以来,我们面临“两个大局”,党的理论创新的速度和频度加快,由以往主要重视国内维度转换为同时重视国内和世界维度的“内外兼顾”,由重视主要理论创新转换为重视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的“里表兼修”。其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的创新理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卓越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影响力冲击力的发生学密码包括:“硬实力”“大智慧”“正价值”“好话语”“新作为”五个层面。理解把握五大“密码”,增强理论自信,不断推进理论指引下的实践,必将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国际影响力升级为“2.0版”。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中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从中国长期的外交经验中来,从对世界文明思想的吸纳中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话语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思想资源,它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为基础,以价值为引领,以共识为目标。话语的构建需要实践的平台来践行,话语在生成之后要推动做好传播,让目标受众接受并得到落实。我们要以中国的智慧贡献中国的方案,达成更多的共识。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可以通过科技的互通,让人们感受到实践的成果。随着健康码在生活中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也逐渐凸显出了数据身份的困境、隐私的边界问题。人工智能或者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隐私的边界越来越宽。从每一个小的切入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教授提出,生命共同体构建的基础是利益、责任和价值,最高境界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也是全球治理的重点和难题。中国的减贫进程和减贫成果,不仅关乎中国人的尊严和幸福,也关系着人类减贫事业的成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和成就,为人类解决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一是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脱贫之路。二是中国的脱贫实践创造了消除贫困的中国样本,为全球贫困治理带来了更多启迪,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提供了借鉴。三是中国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衣永刚结合1990年代世界史领域兴起的“大历史”研究范式中的“人类世/人类圈”的概念,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文翻译为切入,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念和实践上对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后开启的现代国际关系范式的超越。他认为,理念的超越表现为:一是关注的主体从只关注国家行为体转向更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关注的议题从国家间政治转向命运共同体(反对恐怖主义、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环境、防控病疫传播等);三是关注的前提从推广“普世价值”转向建构共同价值;四是在实践上从注重当下竞争冲突转向突出共享未来。作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一带一路”倡议、多领域多层次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已连续举办四届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从不同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文杰认为,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思政课,把优秀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工匠精神等“道”融入学生头脑,让学生用专业学习的“技”,创作出好的“器”(艺术作品),实现“器技道相融”,从而培养更多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游昀之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了积极的思路,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视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和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其中“和”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文化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与“和”文化中的“和平、和合、和衷、和善”等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也为凝聚形成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向义教授提出,“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又展示出新的时代内涵。“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并践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非洲的重要体现,中国在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扮演着“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角色。相应地,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是维护非洲和平稳定的积极贡献者;中国的“一带一路”增强了非洲向世界出口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让非洲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了更重要作用;中国和非洲国家一道,积极参与良性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在青年论坛中,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的25位青年学者基于当下世纪疫情的常态化出发,对“一带一路”文化发展与生命共同体建设展开了交流研讨,体现出青年学者的理论和现实关怀。通过本次论坛的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得到了一定深化,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道路上依然需要多方的推动和创新,正如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在总结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入人心,要通过学术共同体持续而深入地开展理论研究,做好学术交流,不断开拓更大的话语空间,予以更多的实践。

来自牛津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市委党校、西安科技大学、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九三学社等30多家单位的近60位专家和学者参会。《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专职主编朱凯、《上海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探索与争鸣》编辑张蕾、《思想理论教育》执行编辑周家雅、东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周德红和东华大学期刊中心主任王克斌、副主任马文娟等参加了论坛,并参与了主持和点评。


 
产品关键词: 共同体 命运 人类 中国 价值
资讯关键词: 共同体 命运 人类 中国 价值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u69cn.com/hy-nongye/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20 u69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027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