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王天凯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棉纺织行业是久经市场考验的行业,也是具有韧劲和创新力的行业,在此我希望行业同仁面对暂时的困难要勇于克服,充满信心。 山东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刘建国在致辞中讲道,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使得纺织行业供需两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国家对疫情的有效防控,目前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基本恢复,内需市场也逐渐回暖,但全球疫情态势依然严峻,行业平稳运行仍面临诸多挑战。国内消费恢复速度不及预期,企业订单不足情况依然严峻,以及库存积压、竞争加剧、利润缩水、现金流紧张等问题仍普遍困扰着行业企业。
刘建国指出,山东是纺织服装大省,更是棉纺大省,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占全省纺织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0%以上。山东省在木棉纤维、牛角瓜纤维、超细海岛棉、天蜘蛛丝纤维、罗布麻、汉麻等新原料应用,在多组分、差别化纤维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同时,在棉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方面,山东也走在了全国前列,相信这次会议,无论对山东棉纺织企业的新材料研发应用,还是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魏桥创业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红霞在致辞中介绍,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严峻的市场形势,魏桥创业集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确保了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集团销售收入、利润等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张红霞说,多年来,我们一直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积极拓展新原料应用。2019年,集团投资建设了绿色智能一体化纺织生产线,设备采用世界上当前最先进的设备,配置以5G为支撑的大数据平台和管理技能,实现了生产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数字化、在线检测信息化、制造过程绿色化,对行业智能化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用科技武装企业,让创新驱动发展,我们会用科技、创新推动集团不断向创新魏桥、科技魏桥、品牌魏桥、绿色魏桥方向转变,为我国纺织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赛得利商务副总裁刘涛讲道,近年来,纤维素纤维在棉纺织行业的应用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这一方面得益于纤维素纤维研制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升,以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扩展;另一方面,为了规避国内棉价差异以及面临的一些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应用纤维素纤维。
刘涛说,不可否认,目前行业发展还面临大量挑战,但是我们始终坚信,纺织行业能够凭借出色的创造力渡过难关。我们这个行业既是民生产业,又是创新空间无限的一个产业,我们肯定不是夕阳产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赵明霞作了《2020年全球纺织经济贸易形势报告》。报告从2020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概况、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与走势、几点提示等几个方面展开。赵明霞表示,疫情好转、恢复正常经济循环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核心基础。目前全球疫情走势仍难以预计,经济前景年内总体不乐观,出口压力仍将持续。会上,她还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介绍,并进行了前瞻性讨论、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隆棣和与会代表共同分享了《智能纺纱工厂对行业的启发与思考》。他详细介绍了智能纺纱工厂全流程无人化桥接、数据流与智能化执行等创新点。同时,他还指出,智能纺纱工厂还存在一些不足,未来还需要在精细化接口装备的执行精度;检测装备测试精度的提升及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完善数据库及强化大数据结构优化与数据挖掘精度;辅机及装备的智能化再设计;在线人员岗位培训及技术能级的提升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赛得利销售副总经理张晓雷,林茨(南京)粘胶丝线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东做了题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在传统棉纺领域的创新应用》。对纤维素纤维的趋势与优势、赛得利环保纤维开发与创新应用、如何纺好粘胶纱等进行了介绍。 恒丰集团总工程师刘玉庆,绍兴金祥慧总经理孔彦靖作了题为上下游关于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分享。具体有: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的特点和优势,面料企业生产功能性面料过程中对上游纱线企业的要求以及对下游染整企业的建议。纺织及服装业是市场永恒的需求之一,再生纤维素纤维历来是纺织品和服装的重要原料,不仅可在数量上补充天然纤维的不足,而且在性能的某些方面优于常规的合成纤维,近几年来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睞,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又为其带来功能多样性,服用舒适性的重大变革,市场前景广阔。
下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占军发言题目为《我国棉纺织行业运行及再生纤维素纤维应用现状》。他对行业发展现状、近期运行情况、再生纤维素纤维应用发展的前景进行了介绍。 经纬纺机营销副总经理王科,赛特环球机械经理郭加阳作了智能装备技术研发的报告。 会上,还进行了主题为“原料与技术创新”的高端访谈。 技术交流活动结束后,与会代表还瞻仰了张士平纪念馆、参观魏桥智能纺纱工厂、研发中心。